俄罗斯海军最后的“门面”要塌了! 7月11日,俄媒曝出猛料:国防部正认真考虑把唯一航母“库兹涅佐夫”号当废铁拆了。 这艘6.7万吨的钢铁巨兽,曾是苏联争霸全球的象征,如今却在摩尔曼斯克的船坞里躺了整整8年,修一次砸一次,烧一回瘫一回。 甲板上被吊车砸穿的大洞还没补好,舰底锈得能渗水,连俄海军司令都公开承认:“这玩意儿早该扔了! ”
更扎心的是,它的“双胞胎妹妹”辽宁舰,此刻正带着歼-15T战机在太平洋劈波斩浪。 同一张苏联图纸造的两艘航母,一个涅槃重生,一个沦为“废铁收容所”——俄罗斯用35年时间,给全世界演了一出“航母死亡直播秀”。 从浓烟滚滚的“海上烟囱”,到400件零件神秘失踪;从叙利亚战场两架舰载机坠海,到维修厂里三场大火……这艘航母的每一块锈斑,都在讲述一个帝国如何被现实碾碎。
(正文:2000字以上)
1985年12月6日,黑海造船厂的0号船台上,一艘代号“苏联105”的巨舰滑入水中。 这是苏联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,满载排水量5.9万吨,能搭载24架苏-33战机和12架直升机。 工人们欢呼着把香槟砸向舰艏,没人想到它会是这个红色帝国最后的航母绝唱。
1991年冬天,苏联解体消息传到克里米亚时,“库兹涅佐夫”号刚刷完最后的油漆。 时任舰长亚雷金接到密令:立刻拔锚北上! 这艘尚未正式服役的新舰,在风雪中狂奔七天七夜逃到俄罗斯,连舰载机都是靠后续偷运才凑齐。 而它的姊妹舰“瓦良格”号,此时正以68%的完成度被遗弃在乌克兰船厂,像具冰冷的钢铁尸体。
刚服役的“库兹涅佐夫”号,很快成了俄罗斯海军的“病秧子”。 1996年在英国外海演习时,锅炉突然喷涌黑烟,整个朴茨茅斯港被煤灰笼罩,英国人嘲讽它是“烧煤船”。 2002年停泊摩尔曼斯克时,一段老化电线短路引发大火,舰体内部烧得焦黑,一名水兵葬身火海。 到了2009年,它在土耳其海峡漏出重油油污,被沿岸国家索赔千万美元。
真正的“死亡倒计时”从2017年开始。 那年2月,结束叙利亚作战的“库兹涅佐夫”号开进摩尔曼斯克第35修船厂。 按计划,它要换装新型锅炉、相控阵雷达和舰载机起降系统,预算400亿卢布(约合34亿人民币)。 俄国防部拍胸脯保证:“2020年必定重返大洋! ”
灾难在2018年10月30日降临。 当天凌晨,承载航母的PD-50浮动船坞突然断电沉没。 70吨重的塔吊像巨锤般砸向飞行甲板,“轰”的一声凿出长5米、宽4米的大洞。 更致命的是,PD-50是俄罗斯唯一能容纳航母的船坞——它沉了,等于给“库舰”判了死刑。
俄军方当时嘴硬得很。 联合造船集团总裁拉赫曼诺夫对记者打包票:“这点小伤,两周就能修好! ”结果航母被拖进用两个小船坞拼凑的“缝合怪”船台,光是加固这个临时窝棚就耗了两年。
2019年12月12日,甲板焊接火花引燃了残留的油污。 大火烧了整整19小时,过火面积600平米,高温把舰岛烧变了形。 一名电焊工被毒烟呛死,14名工人重伤送医。 现场消防队长在报告里写:“舱内消防系统完全失灵,我们只能靠岸上水泵救命。 ”
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,“库舰”彻底沦为“弃子”。 船厂工人被强征入伍,维修资金被砍掉三分之二。 有船员在网上爆料:2023年2月出坞时,舰底第三层甲板已锈穿灌水,动力舱的锅炉拆了一半,像被开膛破肚的尸体。
最荒诞的是2024年春季检查。 潜水员发现右舷水线以下出现大面积腐蚀,铆钉成片脱落。 船厂总工程师瓦西里耶夫私下承认:“强行下水可能侧翻。 ”与此同时,俄海军悄悄解散了航母舰员队——飞行员转岗开运输机,甲板调度员被派去乌克兰前线当步兵。
2025年6月,当《消息报》记者潜入船厂时,看到的是末日般的景象:飞行甲板堆满生锈的钢管,舰岛玻璃全碎,雷达天线被鸟筑了巢。 工人们用塑料布盖住甲板破洞,防止雨水灌进轮机舱。 船厂保安苦笑:“上次动焊枪还是半年前,现在全靠拾荒者偷零件换酒钱。 ”
讽刺的是,就在“库舰”腐烂的同一时间,它的姊妹舰辽宁舰完成了战斗力跃升。 2023年,辽宁舰甲板起降效率达到日均90架次;2024年加装1130近防炮和新型相控阵雷达后,已能搭载36架歼-15T战机。 当俄军为偷卖航母电缆的工人立案时,中国工程师正把库舰原始设计缺陷——动力系统冒黑烟问题,用新型耐火砖彻底解决。
2025年7月11日,俄国防部消息人士向《消息报》摊牌:“继续维修是浪费卢布。 ”前太平洋舰队司令阿瓦基扬茨更毒舌:“航母这种古董,早该送进博物馆! ”但打脸的是,俄海军2030年规划里还写着“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各配一艘航母”——虽然他们连焊枪都凑不齐了。
此刻,摩尔曼斯克的寒风吹过“库兹涅佐夫”号断裂的拦阻索。 甲板上那个20平米的大洞,像极了俄罗斯帝国被撕开的伤疤。 而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30年前的预言,至今在舰体锈屑中回响:“造航母需要什么? 需要伟大的国家。 ”
场外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