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帝内经》提到“膝者筋之府,屈伸不能,行则偻附,筋将疲矣”。膝盖疼痛并非仅仅是局部的病变,实际上是肝肾功能衰退、三焦气化功能失调的外在体现,需要从筋骨失衡和气血瘀滞的角度着手进行调治。
一、疼痛根源:五种病机及其相应症状1. 风寒湿痹(占比60%以上) - 特点:遇冷时疼痛加重,膝部有沉重如被包裹之感,舌苔白腻。大多是因为长时间居住在潮湿之地或者年老后卫阳不足,风寒湿邪停留在关节处。2. 肝肾亏虚(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) - 特点:膝盖发软无力,上下楼梯困难,并且伴有腰酸耳鸣的症状。肾主骨生髓,肝主筋,精血不足就会使筋骨失去滋养。3. 痰瘀互结(久病之人或者肥胖者) - 特点:膝盖肿胀变形,按压时会有硬结,夜间疼痛更为严重。湿浊聚集成为痰,血液停滞形成瘀,二者在关节处相互交结。4. 脾胃虚弱(青年过度运动者) - 特点:运动之后疼痛加剧,肌肉出现萎缩。脾主四肢,胃经在膝部循行,谷气不充足就会导致筋痿。5. 外伤劳损(急性损伤或者慢性磨损) - 特点:痛点固定,活动受到限制。半月板损伤、韧带撕裂等现代医学的病名,实际上就是“筋断骨错”。二、急症缓解:三步止痛法1. 热盐熨敷 - 将500克粗盐和30克艾叶炒热后装入布袋,敷在膝盖上20分钟,每天2次。盐的性质咸能软坚,艾叶可温通,能够化解局部的瘀结。2. 穴位点按 - 阳陵泉(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):用拇指按压3分钟,可缓解筋急痉挛。 - 犊鼻穴(在膝盖外侧凹陷处):点揉直至产生酸胀感,能够通利关节。3. 姜蜜外涂 - 把生姜汁和蜂蜜按照1:1的比例调匀后涂抹在膝盖上,用纱布包裹2小时。辛甘化阳,可滋润筋脉止痛。三、根本调治:分型论治方案表格证型 内调方案 外治法 风寒湿痹 桂枝附子汤(桂枝10g+附子6g) 艾灸鹤顶穴、膝眼穴 肝肾亏虚 独活寄生汤加减(杜仲15g+牛膝12g) 黑豆煮水熏膝,滋肾柔筋 痰瘀互结 身痛逐瘀汤(桃仁9g+红花6g) 三棱针点刺委中穴放瘀血 脾胃虚弱 黄芪建中汤(黄芪30g+饴糖20g) 敲打胃经(足三里至解溪) 四、生活养护:三忌三宜 - 忌:① 长时间蹲跪坐(会增加髌骨压力)② 让冷风直接吹膝盖(使用空调时需遮挡)③ 过度登山爬楼(每天台阶数≤300级) - 宜:① 晨起「龟息功」:趴在床上缓慢屈伸膝盖9次,激活滑液② 戌时(19 - 21点)泡脚:用花椒20g+透骨草30g煮水,引火归元③ 食补:牛筋炖山药(补充胶原蛋白)、黑芝麻丸(填髓壮骨)医案点睛(需听医嘱)一位72岁的老者双膝变形如同鹤膝,采用「乌头蜜煎法」: - 制川乌30g先煎2小时以去毒,加入蜂蜜50g再煎10分钟,分3日服用。 - 配合膝五针(阳陵泉透阴陵泉),3个月后就能够行走买菜了。通玄结语:“膝痛并非只是膝盖的过错,而是气血不周的表现。养肾如同培育根基,柔肝如同修剪树枝,通三焦如同疏通沟渠,这样筋骨自然就会调和。”——《灵枢·本神》古法今诠(若伴有红肿热痛或者活动严重受限,需要排查痛风、类风湿等疾病,建议就医)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场外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